多彩乡村 共谱新篇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青”力助农实践团:擦亮乡村文化底色,助力特色农产品“出圈”

2024-8-28 来源:活动组委会

“百千万工程”青年突击队: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青”力助农实践团:擦亮乡村文化底色,助力特色农产品“出圈”


图为汕头职业技术学院“青”力助农实践团成员参加活动前合照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响应省地方志办牵头、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团省委等多家省直单位联合举办的广东省“多彩乡村”系列实践活动,广东省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汕头职业技术学院“青”力助农实践团于8月12日至8月16日前往潮州市东凤镇唯一获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的乡村-----黄厝尾村,进行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大学生们亲身体验与调研,挖掘乡村历史记忆、乡村振兴实践成果。开展思政教育,服务文化强市建设,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深入实施。

 

座谈启航,共谋乡村振兴大计

  实践团抵达东凤镇黄厝尾村后,首站来到村委会,与镇驻村帮扶工作团队及村委领导进行了亲切座谈。座谈会上,多位扎根乡村、心系乡亲的村干部介绍了黄厝尾村的历史变迁以及乡村振兴的经验和感悟。近年来村委党员干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大力加强环境整治,通过三清三拆三整治、文明村创建、平安乡建设、人居环境治理等整治行动,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厚植生态环境,乡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安居乐业,和谐稳定。黄厝尾村的党员干部继承前辈们的光荣传统,不断开拓进取,发展多种产业模式,村的产业结构从农业为主逐步调整为农、工、商相结合的模式,芡实现为本村大面积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和特色农产品。针对这一特色农产品,村领导详细剖析了当前的发展状况,指出了芡实种植规模扩大与人工深加工能力提升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同时,希望校地双方能深化合作,发挥青年大学生的才干,助力乡村振兴和地方经济发展。


图为汕头职业技术学院“青”力助农实践团队与东凤镇的镇驻村工作团队及村干部访谈画面与合照

 

村史探访,感受浓厚文化底蕴

  随后,实践团成员在村干部的带领下,走进了黄厝尾村的荣誉展览室。一幅幅珍贵的老照片、一张张充满岁月痕迹的奖状,生动地讲述着村庄的变迁与发展历程。在荣誉展览室,队员们发现了一块特别显眼“国务院嘉奖令”,据村干部介绍,60年代至70年代,黄厝尾村是潮汕平原水稻高产区之一,在全国享有盛名,成绩斐然,于1979年获得国务院嘉奖。通过参观,实践团成员深刻感受到了黄厝尾村深厚的文化底蕴、辉煌的水稻种植历史和独特的乡村魅力。

图为村干部向“青”力助农实践团队介绍黄厝尾村曾获得过的荣誉

 

田间观摹,领略芡实种养技巧

  为了进一步了解特色农产品情况,实践团一行来到了芡实种植基地进行调研拍摄。在广袤的田野上,绿油油的芡实叶铺满水面,生机勃勃。种植户细心地为实践团成员讲解芡实的生长习性、种植技术及管养要点,还不厌其烦地解答队员们的各种疑问,现场科普芡实与莲角的区别。田间观摩活动让实践团成员近距离观察芡实的种养,亲身感受到了现代农业科技的魅力与农业生产的艰辛,增强对劳动者的尊重和理解,也更加坚定了助力这一特色农产品“出圈”的决心。

图为当地农民向“青”力助农实践团队介绍芡实的种养

 

农家体验,学习芡实加工工艺

  午后,实践团成员走进了农户家中,沉浸式地体验了芡实的加工过程。从外皮剥离、清洗果仁、脱壳到最后的包装,每一步都凝聚着农户们的艰辛与智慧。在村民的指导下,实践团成员亲自参与了芡实的传统加工过程,体验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队员们深深地体会到芡实业的“粒粒皆辛苦”,纷纷用镜头记录下一颗颗芡实的完美蜕变,捕捉种植加工户的精湛手艺与辛勤的劳作瞬间,把这些珍贵的材料制作成视频,设计农产品IP卡通形象,借助自媒体平台,科普、推广芡实,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颗颗“水中人参”的高营养价值和来之不易,助力这一特色农产品精彩“出圈”。

图为“青”力助农实践团队向当地村民学习芡实的传统加工过程

 

青春献礼,共筑乡村振兴梦想

  此次黄厝尾村之行,不仅让实践团成员收获了宝贵的社会实践经验,更激发了他们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热情与决心。大家纷纷表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青春正当时,让我们携手并进,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属于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华章!

图为汕头职业技术学院“青”力助农实践团队在黄厝尾村集体合照